陈怡馨重度抑郁:学会独立成长的决策力,学会与自己相处

叔本华说,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,他才可以完全成为自己,独处是对一个人定力的考验,也是一个人最好的增值期。

物欲横流的世界,随时随地可链接的资讯,浮华背后,是现实的焦虑,我们控制不了自己的生活,忘记了初心,随波逐流的从众生活。

喜欢和旁人物质生活一较高下,特别在意自己在别人那儿的印象和评价,以至于屈从于人家的价值取向,忘记了这样的选择是否发自于心。

独处,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必须经历的事,而人的成长就是发生在闲暇或是独处的时候。学会独处时关注自己,深入地了解生活,复盘踩过的坑,看清当下的状态,给予自己安静的空间去专注提升,就是一件很有必要的事。

如果你会因为独处而焦虑,建议你做这三件事,尤其是第三件事,无论你是独自生活还是已经组建了自己的家庭,都建议你每天拿出十分钟来做这三件事,可以真正安静的与自己相处,从内心去滋养自己,不仅能让你获得内在成长,还可以享受独处的乐趣。

壹.重温童年生活

鲁迅在“朝花夕拾”里说:童年是一条河,荡漾着美好的记忆,童年是一幅画,描绘多彩的生活,童年是一首歌,欢唱难忘的幸福,噢,美好的童年。

想到童年,满满的回忆,独处时若重温下童年生活,可以玩游戏,最好是小时候想做,但因为条件有限,没能玩或是没有玩够的游戏,比如说:自己特别想要,别的小朋友都有,但是家里没有给买的玩具,或是收集方便面里的卡片,甚至是某种零食,当时没条件给到自己,在心上留下了遗憾。

其实,这些事独处的时候都可以去做,切不要感觉都是成年人了,再去做童年时候的事很幼稚,让人知道了不成熟,会影响自身形象。

其实,每个人内心深处,都住着一个长不大的小孩,他虽然不是成熟的,也不懂得社会规则,但却是创造智慧源泉,当我们在遭遇到伤害我们的事情,我们的自我就会停留在当下的年龄,变成一个“内在小孩”。

这个在小孩在童年的时候没有得到过充分满足,看似不大的事却会对他造成创伤,虽未反抗却是无形地阻碍他成长,因此,他会记录下当时的感受,渴望的爱,不甘心的,愤怒的,或是悲伤去传递给了成年的我们。

正如:有人用童年治愈生活,有人用一生治愈生活一样。

所以,重温童年生活,去做留下遗憾的事,就是在滋养那个“内在小孩”。给到自己深入灵魂的放松和敞开胸怀。

前几天去香山,未料到有那么多人,就带带吃的食物,饿得我看一帮小朋友吃零食,那热闹劲,感觉自己回到了童年。

那时候,方便面流行,但大家条件都不好,赶潮流生活小伙伴们两毛,三毛钱凑着买。

拿到方便面,撕开撒入料包,拧紧袋口捏碎,按人头分成几份倒手上,看着不大一点的碎渣,兴奋的一口吃掉还要舔干净,是我童年的美好回忆,也是未能实现的方便自由。

如今,遇到大事或是挫败无解的时候,喜欢买一包面,像小时候一样,撕开袋口,撒入料包,捏碎,听声音就能忘记烦恼,放松下来享受干脆面,不一会即可焕发出活力,重新开始解决问题。

想想你在童年还有什么要做,还有那些事留下了遗憾,找机会让自己做一次小孩,尽情地享受儿时的快乐。

贰.读书学习

有人独处时游戏追剧,但我更希望你找到一样爱好坚持下去。

给自己做一个计划,读书,写字,学习,在最好的时间,给自己搭建一个成长根基。

不论你是通过视频学习课程或者书籍,只要你开始花时间和精力去学习,你一定能获得成长。

曾有段时间,残疾的困扰,我极度自卑,不想这样下去,用八小时之外的大多数时间上心理学课程,阅读自我管理,成长类型书,获得很大的收获,不仅内心更富裕了,还交了一群知趣相投、互帮互补的朋友。

我们在群里互相鼓励和扶持成长。

前段时间,朋友聊起近况时候,一位失业者讲,得益于阅读学习的习惯,他通过之前心理学课程,在年前拿到了资格证书,现在经营心理工作室,谋得了一份生活。

听说他还在筹备出书的事

如果你对当下的生活状态不满或者对未来还有计划,一定要利用好你的独处时光,只要你愿意付出,一定有所成就。

叁.自我观察

可以在每天晚上睡觉之前,拿出10分钟,静静地坐下来,闭上眼睛,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身上,可以用注意力把自己从头发到脚底来一个全身的扫描。

细心去感受,你会发现某处肌肉是僵硬的,比如肩膀,腰部,那么,扫描到这些部位的时候,试着让自己放松下来,或许你还能发现,身上的某处地方会略微不舒服,那么就试试深呼吸,想象一下为这些部位做了理疗的调整。

除了观察外部的身体,还可以观察到内在的心里,观察此刻的心情是什么样的,观察一下脑海处正在产生怎样的想法,仅仅是观察即可,就不要试着去干扰和影响操控这些想法。

自我观察的目的是为了强化我们与自己的强连接,因为,我们每个人都有两个自我。

一个是思考性自我,他是帮助我们判断、思考、比较、创造,是我们日常运用最多且最忙碌的,思考性自我会产生很多想法和念头,其中有些是用得上的分析和创意,但他也会产生自我怀疑的自卑情绪,比如,我就是不行,我太失败了,这就会形成自我批评和内耗。

另一个是观察性自我,他负责思维的觉知、注意力、聚焦专注,他仅仅是观察却不会有什么想法,比如过马路的时候,会看到红绿灯,决定行动还是停止是思考性自我决定。

现在的人的问题,就是过度运用思考性自我,忽略了观察性自我,这就会导致我们与自己当下感受脱节,对自我去进行观察,就是对自我观察的运用,他可以重塑我们和自己情绪、想法之间的关系。

当你能够熟练运用观察自我,你就能和自己感受链接更深刻,对自己此时此刻状态更清楚,那些思考性自我的悲观想法,在观察性自我点亮之后,就会逐渐褪去直至消失。

不管处于安静还是喧嚣之间,明晰自己的目标方向,拥有独立成长的决策力,学会与自己相处,是抵抗一切困难的底层能力。

愿你成长,愿你得偿所愿。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