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依赖,不寄托,不附庸,做自己,你可以活得更自在
泰戈尔说: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,狂欢是一群人的孤独。
- 1 -
工作或生活中,我们经常会收到邀约去参加各种群体活动,去或不去成为我们内心最大的斗争。
去,顺从了群体的安排,但又觉得活动实在无聊。
不去,则会被周边的人议论纷纷,觉得这个人不合群。
对于这样的内心纠结,我的建议是拒绝一些不必要的场合,从而换取更多的独处时光。
人只有在独处的过程中才能真正与自己对话,才能自我反思并获得成长。
当然,拒绝并不代表着我们不合作,在工作中我们依然可以秉持着公事公办、高效合作的原则,与团队同时充分配合,高效率地完成工作。
我的一个同事,每次项目工作,内部同事或客户邀请他吃饭,他基本都不参加,但他在自身专业领域可谓是专家级人物,每次工作提前明确时间,什么时候内部研讨、客户汇报,准时会面,决不花一分钟多余的时间在酒桌或餐桌上。但公司内部与他合作的人,依然络绎不绝。
刚开始我们都觉得他是一个特奇葩的人物,但人家却活得通透、活得明白。
知道自己擅长什么,能够掌控的是什么,不擅长什么,不喜欢什么,按照自己的内心来走,不必为了他人委屈自己。
奇葩说辩手颜如晶在关于“不合群我要不要改”的辩题中提到:很多时候不合群,只是表面孤独,反而合群了,是真的内心孤独。
在生活和工作中,我们留心观察会发现,那些极度合群的人,往往是那些没有什么意见的人,他们可以很好地融入一个集体,但久而久之,很容易丢失了自己。
而那些看似不合群,能够接受孤独,享受孤独的人,往往最后都在自己的领域取得了或大或小的成就。
- 2 -
鲍尔莱说:“一个人成熟的标志,就是明白每天发生在自己身上99%的事情,对于别人而言毫无意义。”
所以,不必为了合群,强迫自己加入不想参加的活动,也不必太在意他人的议论或眼光。
大多数人都是在不断地议论他人中蹉跎了自己的人生,而能享受孤独的人,则能在独处中获得成长与成就。
因此,人活在这个世界上,最终要学会的,还是与自己独处的能力,从独处中获得成长与幸福,不依赖于朋友也不寄托于配偶。
就如刘若英和钟石结婚后,幸福得光芒万丈。很多人以为是陪伴的力量,殊不知,刘若英却回答“保有孤独的自由”才是我们幸福的最大秘诀。
刘若英和钟石在家设置了两个书房,进家门后,两人一个往右走一个往左走。表面上看,两个人似乎不够恩爱,实际上,这爱却极为智慧。
真正的爱,就是让彼此保有孤独的自由。因为有你,我感觉幸福;同时因为有自己,我感觉自由。
不要为了所谓的合群,放弃自己成长与自由的权利。
暂无评论